证监会澄清传闻 游戏业IPO审核标准未变

证监会澄清传闻 游戏业IPO审核标准未变

作者:news 发表时间:2025-08-04
香山股份累计回购108万股 金额3307万元 中期协:部分期货公司通过“零手续费”等违法违规和不正当竞争手段,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这么做真的好么? 长盈精密: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人形机器人头部品牌建立合作,并已有订单进入量产是真的? 依米康累计回购245万股 金额3603万元官方通报来了 顺发恒业证券事务代表刘海英辞职 依米康累计回购245万股 金额3603万元太强大了 山东黄金珠宝市场经历深度洗牌实垂了 微软市值有望首破4万亿美元 苹果旗舰价格滑铁卢!专家已经证实 银行调整半月有余!这只“巨无霸”独自新高,板块股息率回升,相关ETF获“越跌越买”秒懂 学习了 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中鼎股份:公司与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目前正在进行送样阶段太强大了 威海广泰已回购38万股 金额384万元 爱柯迪回购548万股 金额8824万元 “投资于人”时代来了:龙国首次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真的? 大众造增程车,丰田建电池厂,合资车企正在上演“生存式进化”实时报道 中航证券航空航天首席分析师王宏涛离任 8月1日主力资金流向日报 直击CJ|世纪华通王佶:AI技术将开启人类社会三大“跃迁” 中证协:截至2025年6月底 证券行业登记从业人员数量为36.29万人官方处理结果 金晶科技已回购2035万股 金额9826万元 对撞测试中,理想“创飞”乘龙卡车?东风柳汽回应 特朗普将墨西哥关税税率延长90天 为双方留出更多谈判时间 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窗口开启发钞行有望抢占先机 对撞测试中,理想“创飞”乘龙卡车?东风柳汽回应 广期所征求铂钯期货意见!两大新能源金属品种上市迈关键一步 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创新驱动+产业协同”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浮现出三大新特点 A股高位回调 人工智能主线强势不减 英伟达被约谈 这事可能比大家想的更严重是真的? 广期所征求铂钯期货意见!两大新能源金属品种上市迈关键一步 百强房企前7个月销售额超2万亿元 5家突破千亿元实垂了 坏消息只“坏了一半” 铜价过山车调头向下官方通报来了

近期,关于IPO审核“内部标准”的三大传闻在市场上流传,引发种种猜测。

证监会澄清三大传闻

具体而言,这三条“误读”主要是针对IPO审核口径的调整:

第一条为类似影视、游戏及互联网企业等行业的IPO,原则上采取劝退措施;

第二条则是认为主板与创业板企业上市的盈利条件已经提高,比如主板和中小板企业盈利需达到5000万元,创业板企业盈利需达到3000万元才能报材料;

第三条则是针对拟上市企业辅导期的,认为企业上市辅导后需地方证监局验收合格才能报材料,而没有接受辅导的公司,要至少18个月才能报材料。

针对这些传言,昨日,相关证券机构已向证监会相关部门人士求证获悉,这些传闻均与事实不符。IPO审核过程中,对拟上市企业财务门槛和辅导期的要求均无变化,除去年以来对类金融企业融资作出限制以外,证监会并未对不同行业企业作出特别的IPO限制。

我们了解到,新股发行正在按照受理顺序、流程,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发行上市条件进行正常审核,依据相关指引,部分行业由于具有一定特殊性(如金融行业)而需要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执行特殊的信息披露标准,但发行上市门槛都是统一的。

实际上,记者了解到,目前IPO在审企业中,便有几家影视、游戏企业,审核工作目前均在正常进行。不过,在IPO审核口径未明显变化的前提下,证监会回应,对待一些特殊行业的上市,将会有特殊的信批要求,目的则是希望在企业上市时,能够主动充分揭示风险。

证监会澄清传闻 游戏业IPO审核标准未变

发审否决率超一成 IPO“严把关”确成常态化

企业发行条件并无变化,但IPO审核确实越来越呈现“严把关”的态势。

记者发现,在新股发行常态化后的去年四季度起,否决率不降反升。其中,去年1-9月,162家首发企业召开发审会,被否10家否决率6.2%;去年四季度107家首发企业召开发审会,8家被否否决率7.5%;今年截至5月3日,则有175家首发企业召开发审会,19家被否否决率10.9%。

为了整体提高上市公司质量,严防“病从口入”,在新股发行常态化的同时,发行审核“严把关”也在成为常态。

证监会两大招严格执行发行审核

据相关证券机构消息,在严格执行标准、从源头入手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,发行审核当中有两大核心点:

要点一:严防“病从口入”,严把审核关。

去年4季度以来,IPO逐渐实现常态化,上发审会企业数量显著增长,审核否决率也呈现同步提升。

据统计,IPO常态化以前的2016年1到9月,共有162家企业上发审会进行IPO审核,其中10家被否决,否决率6.2%。

2016年4季度,新股发行常态化头三个月,共有107家企业上发审会审核,被否决的共8家,否决率7.5%。

而今年以来截至3日,共有175家企业上发审会审核,其中被否决的达到19家,否决率超过一成,达到10.9%。

否决率与发行速度呈现双升的数据表明,新股发行常态化的同时,发行审核“严把关”也在成为常态。

发审会通过率下降的同时,证监会发行部初审也在趋于严格。

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,去年4季度,证监会共审结首发企业153家(包括核准、撤回、否决三种情形),其中,核准申请131家,14家在审企业主动撤回申请,8家企业被发审委否决,核准率85.6%。

2017 年以来截至昨日,共审结首发企业217家,核准、撤回,否决的分别为158家、40家、19家,核准率下降为72.8%。

要点二:现场检查升级,发现问题就移送。

权威人士介绍,去年4季度新股发行常态化以后,证监会改进了现场检查制度,除信息披露质量抽查以外,还以问题为导向,将发现企业财务方面存在问题的主动纳入现场检查范围。

2016年前三个季度,证监会并未启动现场检查工作;第四季度,证监会对12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,其中4家是信息披露质量检查抽中的企业,6家是审核中发现存在重大疑点的,另外2家是享受扶贫特殊政策而依规纳入检查范围的企业。

到了今年,现场检查的规模全面升级。今年3月,证监会启动了今年第一次现场检查,圈定34家首发企业,其中包括信息披露质量抽查企业14家,日常审核发现重大疑点的企业11家。

现场检查只是监管工作中的一环。证监会发行部在检查中发现的线索,均已向证监会有关职能部门移送,或通报情况提醒注意。今年至今,证监会发行部已将2家企业的问题线索移交稽查局处理,将8家机构的执业情况通报机构部,5家会计师事务所、2家律师事务所存在执业问题的情况,也已分别通报证监会会计部、法律部处理。

相关文章